【品種主要性狀】
株型半緊湊。幼苗葉鞘淺紫色,成株葉片數20片左右。雄穗分枝數10~12個,穎殼淺紫色,花藥黃色,花絲淺紅色。果穗筒型,苞葉偏短,穗軸白色,籽粒黃白色、馬齒型。區域試驗中株高281.0厘米,穗位高127.3厘米,雙穗率0.6%,空稈率0.0%,穗長21.4厘米,穗粗5.8厘米,禿尖長1.8厘米,穗行數18.0,行粒數38.6,千粒重374.0克,干穗出籽率82.7%,生育期139.8天。病害經恩施州植保站鑒定,抗小斑病;中抗穗腐病;中感灰斑病、大斑病和莖基腐病。田間倒伏(折)率4.9%。品質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,容重770克/升,粗蛋白(干基)含量9.16%,粗脂肪(干基)含量5.32%,粗淀粉(干基)含量74.61%。
【適應性】
2015~2016年參加湖北省恩施州玉米品種區域試驗,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74.42公斤,比對照雙玉919增產7.69%。其中:2015年畝產662.66公斤,比雙玉919增產5.40%;2016年畝產686.17公斤,比雙玉919增產10.00%。
【主要栽培措施】
1.適時播種。低山地區3月中下旬播種,二高山地區4月上旬播種,單作每畝種植3000株左右。
2.科學施肥。施足底肥,適施苗肥,重施穗肥。
3.加強田間管理。及時中耕培土壅蔸,預防倒伏。
4.注意防治灰斑病、大斑病、莖基腐病和地老虎、彎刺黑蝽、玉米螟等病蟲害。
5.及時收獲。
【適宜種植區域】
適于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區種植。陜南春播玉米區種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