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品種主要性狀】:
株型半緊湊,植株、穗位適中。幼苗葉鞘紫色,成株葉片數20片左右,穗上葉6片左右。雄穗分枝數8~19個,花藥淺紅色,花絲淺紅色。果穗錐型,苞葉包被較好,穗軸紅色,籽粒黃色、馬齒型。區域試驗中株高305.5厘米,穗位高137.9厘米,空稈率1.1%,穗長19.2厘米,穗粗5.5厘米,禿尖長0.6厘米,穗行數18.0,行粒數37.6,千粒重350.3克,干穗出籽率85.3%,生育期131.6天。品質測定,容重758克/升,粗蛋白(干基)含量9.72%,粗脂肪(干基)含量3.97%,粗淀粉(干基)含量74.58%。
【適應性】:
2016-2017年參加湖北省玉米山區組品種區試試驗,兩年區試試驗平均畝產714.43公斤,比對照雙玉919增產11.07%。其中:2016年畝產671.71公斤,比雙玉919增產5.74%;2017年畝產757.14公斤,比雙玉919增產16.27%。田間灰斑病3級,穗腐病3級,紋枯病9級病株率2.3%,莖腐病病株率1.5%。田間倒伏(折)率2.8%。
【主要栽培措施】:
適時種植,合理密植。4月上中旬播種,單作每畝種植3000株左右。
科學施肥。施足底肥,輕施苗肥,看苗追施穗肥。
加強田間管理。注意蹲苗,適時中耕、抗旱排漬,預防倒伏。
防治病蟲害。注意防治灰斑病、穗腐病和地老虎、玉米螟等病蟲害。
【適宜種植區域】:
適于湖北省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及二高山地區作春玉米種植。湖南省引種。云南省昭通市、昆明市、麗江市、德宏州、曲靖市、楚雄州、大理州、保山市、臨滄市、普洱市海拔1000至2000米的玉米區種植。